依托科技手段 推进社区管理网格化 |
[字号:大 中 小] 2015-01-27 阅读次数:908 |
二是运行机制规范化,实现工作决策从以经验为主向民主科学转变。 社区在明确网格管理员职责的基础上,对网格运行机制进行规范,健全晨会、例会等会议制度,切实提高运行效率和管理效能。网格管理员每天深入群众面对面听取意见,了解群众需求,并及时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各网格实行每日晨会制度,网格管理员在每日晨会上汇报昨天工作开展情况、居民信息变动情况,发现的矛盾纠纷隐患等问题,网格长安排当日工作、提醒注意事项、协调解决矛盾纠纷。社区网格长实行每周例会制度,由社区党支部召集,17名网格长参加,听取各网格一周工作情况汇报,研究网格长提请社区党支部、居委会解决的重大疑难问题。这种工作模式使社区决策建立在广泛充分的民意民智基础上,充分尊重和考虑各方利益,促进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确保了工作落实有保障,事件处置高效率,居民反映问题有回声。 三是管理方式动态化,实现了工作格局从相对封闭向更为开放转变。社区实行事务动态管理,网格管理员变“从班制”为上门制,每天下沉到一线,深入楼栋、住户进行巡查、走访,掌握了解网格内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现实状况,按时记录民情日记,及时排查不安定因素,对发现的问题,实行分级分时限管理,小事当场处理,急事迅速处置并在第一时间上报,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格局的开放性,提高了基层工作的透明度。 四是服务内容人本化,实现了工作重点从管理为主向服务为主的转变。在制度修订过程中,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明确网格管理员职责任务既包括居民基本信息变动、出租房屋管理、计划生育、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治安防范等管理内容,又包括帮贫济困、社会保障、群众诉求、公共设施维护、车辆停放管理、楼栋保洁、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等服务项目,只要是群众需要的,都是网格管理员的职责范围,逐步形成了民有所想、我有所谋,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的工作格局,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网格化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严格考核,打造和谐文明社区 1、严格考核。为管好用好网格管理员队伍,把网格管理工作细化、实化,使之不流于形式,切实发挥作用,社区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办法,层层明确了网格化管理工作职责,签订了责任书,实行周汇总、月考核、季度点评、年终评先树优制度,把考核成绩与报酬挂钩,奖优罚劣。 2、加强队伍建设。在抓好考核的同时,还抓好了网格管理员队伍的日常监督、教育、培训。一是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效能,切实加强对网格管理的认识,积极探索创新工作举措和办法。二是增强服务意识,突出工作重点,在联系群众、服务民生、化解矛盾、促进和谐、推动发展上做好管理服务工作。三是搞好培训教育,进一步提高队伍素质和能力。对网格管理人员进行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各类业务等知识经常性教育和培训,提高把握全局、服务群众、处理基层复杂矛盾的能力和水平。 3、惠及民生,打造和谐文明社区。社区始终坚持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大搞民生工程,村民福利待遇不断提高,惠民、利民、便民举措不断实施。截至目前,社区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健身广场、幼儿园、卫生室、沿街商业楼等配套场所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社区居民免缴养老、医疗保险,每人每月发放面粉20斤、大米5斤、花生油2斤,每户享受500元的取暖补助。社区每月为6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老年补贴。每口人每年500元福利金其中200的燃气费用,这样一来彻底解决了社区居民烧柴草、烧煤炉脏乱差的现象,为建设文明、卫生、和谐的社区打下良好的基础。 |
相关内容 |